农业智能化是设施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智能化程度越高,设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从初级自动化控制向高级智能化转变,从非标准化设施向标准化产品过渡,控制系统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是设施农业发展趋势,突出体现在现代化温室和植物工厂等方面。

目前,发达国家设施农业已具备了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善、生产比较规范,产量稳定、质量保证性强等特点,形成了设施制造、环控调节、生产资材为一体的产业体系,能根据动植物生长的最适宜生态条件在现代化设施农业内进行四季恒定的环境自动控制,使得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实现了周年生产、均衡上市。以园艺业著称的荷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全面开发温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并不断开发模拟控制软件。到80年代中期,已有5 000多台计算机应用于温室,目前荷兰拥有玻璃温室1.2万多hm2,占世界的1/4以上,有85%的温室种植者使用环境控制计算机,种植者只需从软件公司购买温室控制软件,从化学公司购买营养液后,即可按照不同作物的特点进行自动控制,从而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要求。以色列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和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生产花卉和高档蔬菜,采用大型塑料温室,在作物附近都安装了传感器以测定水、肥状况,利用办公室里的中心计算机通过田间的控制器收集和储存全天温室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程序进行数据分析,并可通过引入新数据来改变操作程序,很方便地遥控灌溉和施肥,原本资源匮乏的以色列现已成为沙漠上的蔬菜出口国。
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国农业领域已经是风声水起。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养殖领域。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投资者的“宠儿”,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人工智能在粮食及蔬菜种植领域也被充分利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看天吃饭到看 AI 吃饭,人工智能为农业带来新的变革和转变。
现阶段,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农业也开始转型升级,走向数字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运用到农业领域,助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